中国常见传统祭祀有哪些?天地祭祀与习俗

日期:2024-09-08 23:12:06 / 人气:

1.祭天


天地哺育众生,是最高的神。天的人格化称呼是"昊天上帝"(亦有称"皇天上帝",与之相对的地即为"后土")。祭天仪式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,历代王朝都由天子来亲自主持祭天仪式,祭天的祭坛一般为圆形(称为"圜丘"),寓意天圆地方。

在仪式上须诵读祭文、奏雅乐,并焚烧祭品,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天,作为对天滋润万物的一种报答。是华夏民族最隆重、最庄严祭天的祭祀仪式,起源于上古时期。是人与天的"交流"形式。祭天仪式通常由"天子"主持。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、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,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。如今祭天被视为"封建帝制"的产物而被终止。


2.祭地


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。地神,称为"地圻(qí)",又作"地祗",但古籍中常常讹作"祗"字。"社",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。

所以,《礼记·王制》有"天子祭天地,诸侯祭社稷"的说法。周代祭地的正祭,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。水泽,即以水环绕;方丘,指方形祭坛,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,本为方形。水泽、方丘,象征四海环绕大地。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,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,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。

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,用玉为黄琮,黄色象土,琮为方形象地。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(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。同一山川,至其地而祭之,直呼为祭,远望而祭之,则名曰"望"。)、祭土神、谷神、社稷等。